top of page

​新文化技術分析

 

「NCT共享夢。」

「NCT在各自的夢裡都擁有自己的『音』, 只有這樣音樂才能融為一體。」

「我們在夢中共感。」

 

新文化技術 = Neo Culture Technology = NCT,為韓國SM娛樂於2016年推出的大型新概念男子偶像團體。

韓國流行音樂從1990年代至今發展到一定的成熟度,已經變成一種象徵性的獨特文化。

NCT在出道前就清晰地被建立定位不只是一個偶像團體,而是一個品牌,擁有自己的世界觀,主打成員多國籍且沒有數量限制。除了根據歌曲可以任意組合的非固定隊NCT U,旗下目前有5個固定分隊,NCT 127、NCT DREAM、WayV、NCT DOJAEJUNG、NCT WISH,還有當年度品牌中所有成員集合的不定時的年度企劃,目前有過NCT 2018、NCT 2020、NCT 2021、NCT 2023。

 
 
NCT_127_logo.png
NCT_DREAM_logo.png
NCT_WAYV_logo_小.png
NCT_DJJ_logo.png
NCT_WISH_logo_小.png

正因有不同成員的排列組合能碰撞出新的化學反應,因此在作品上更能創造出多變的色彩。從2016出道前的預吿片《SM_NCT》開始,到2018 《NCTmentary》、2020 《The Past & Future - Ether》、2021《 YearDream》系列概念片,除了看出公司對這個品牌的策劃用心程度與有宏大的計畫之外,更實現了用各種藝術與科學內容的結合再透過影片拍攝編輯後如電影表現出來。即使一開始看的當下對於內容需要些時間消化甚至一頭霧水,但之後回頭看那些內容便會發現一切有跡可循。NCT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延續概念,再由概念蔓延出音樂、MV畫面構建、舞蹈編排。

 

「通過用音樂在夢裡和別的成員共感,成為一體。」

「在某種程度上『現實』是一個有著各種限制的世界,在現實中,想像力和無限的可能性都被限制在這邊界中。這個DREAM LAB是為打破現實中的種種限制而創造的。這個DREAM LAB是為你而創造的。」

 
 
 
泡泡糖3.jpg
泡泡糖2.jpg

童趣、天馬行空、寶箱、派對、制服、高飽和度色彩、3D卡通圖案、流體、速度感。

 

青少年分隊的出道曲。出現很多動態3D的卡通圖像,好像7個小男生處在虛擬與現實的童趣幻想中。黃色和桃紅色的色塊像化了的泡泡糖,背景也用了明亮的薄荷綠和黃色象徵童心。開寶箱的畫面對我來說能代表少年開啟未知美好的意象,還有卡通圖像的相伴,在成長為大人的路上所遇都可愛。

泡泡糖4.jpg
泡泡糖5.jpg

NCT DREAM

Chewing Gum

MAW.jpg
MAW4.jpg
MAW3.jpg
MAW5.jpg

阿拉伯、宗教感、萬花筒、霓虹燈、華麗、珠寶飾品、圖騰、迷幻。

充滿阿拉伯建築與宗教感,是一群人打破禁忌在當中狂歡的派對。化上濃妝,穿戴上華麗的珠寶飾品,讓它跟著舞步擺動,誰不希望沉溺與此?火焰與霓虹燈是證物,變形、口哨聲、萬花筒是溝通的辦法。

MAW1.jpg
MAW2.jpg

NCT U

Make A Wish

PMN.png
PMN3.jpg
PMN4.jpg
PMN5.jpg

藍天、畫布、嬉皮、自由、潑灑的顏料、彩色小插畫與文字。

 

 

俐落清爽的短髮不管戴上漁夫帽或是畫家帽都想跳動;不管穿著西裝還是牛仔褲都要搖擺;不管在藍天下的停車場還是顏料雨下都能舞蹈。一切無法控制也不想控制,直接拿起畫筆恣意寫寫畫畫,舉起顏料桶自由潑灑就是結果。在框架上抹上喜歡的綠色,並在其上留下自己的記號。

PMN1.jpg
PMN2.jpg

TEN of WayV

Paint Me Naked

七感.jpg
七感5.jpg
七感1.jpg
七感2.jpg

冷冽、單色、冷與暖的交錯、剪影、碎片、光軌。

 

 

NCT出道的第一首歌,以在NCT世界觀裡的第一人稱出發的內容。用了大量單色系與強對比的畫面,還有冷與暖的畫面切換,及搖晃的運鏡。裊裊迷煙或是烈焰、飄散的碎片以及快速移動的光軌就像時間的變化。每個成員的單獨鏡頭都是被關在一個大場景裡的小空間。這大概就是我為何下意識只使用藍色與紅色,並用側臉剪影分割背景與當中的人物並使剪影邊界有水平塗抹晃動感的原因。

七感4.jpg
七感3.jpg

NCT U

The 7th Sense

最初.jpg
最初1.jpg
最初2.jpg
最初4.jpg

籃球、手作車子與材料、

教室、童心。

 

 

描寫青少年情竇初開迷戀上成年人的心情,看到了書本上的汽車靈光乍現覺得變得像個大人的第一步就是有台車,於是翻遍學校每處尋找製作靈感與材料,一番努力後成功製作出小車子。以他們製作小汽車的彩色膠帶、書本上的頁面、籃球場裡的籃框、結尾上貼的寶寶貼紙還有他們的口號製成一張張貼紙,像國中教室後的佈告欄那樣貼在粉紅色海報上。雖然MV的色調是比較偏冷且飽和度偏低的復古感,但為了表現少年的年輕感還是以粉嫩的顏色為主。

最初3.jpg
最初5.jpg

NCT DREAM

My First and Last

無翼而飛.jpg
無翼而飛4.jpg
無翼而飛3.jpg
無翼而飛1.jpg

飛機/機場/停機坪、鮮豔的標準字、設計圖、遼闊。

 

 

MV中有大量交通工具及機械的畫面,暗紅色和螢光綠的標準字與飛機或各種描線。我使用其中一個群舞畫面所在的機場為基底,螢光綠的飛機線稿大且超出畫面而被裁切,製造飛機向前起飛的感覺;而紅色的標準字被飛機壓在後,讓畫面又多了一層層次。

無翼而飛5.jpg
無翼而飛2.jpg

WayV

Take Off

昨天.jpeg
昨天5.jpg
昨天1.jpg
昨天22.jpg

蜥蜴、鸚鵡、螢幕、

彩色的燈、塗鴉。

MV當中有很多燈光的變換,還有畫面黑白但加上與人物互動的彩色動態插畫,再穿插電視螢幕的畫面。影像與歌曲旋律都有種迷幻感,像深夜獨自的呢喃。借鑒MV中時不時出現照片壓在影像上的手法,在最底層的黑白螢幕顆粒感圖像上貼上有彩色繪圖的照片,鸚鵡與蜥蜴被我當成畫面的小吉祥物,以插畫的風格現身但躲在一旁露出部分身體。

昨天4.jpg
昨天3.jpg

NCT U

YESTODAY

無我2.jpg
無我4.jpg
無我3.jpg
無我5.jpg

放蕩不羈、紅藍群舞、

漂浮的人頭、重複的人物。

 

也是講述NCT世界觀的一首歌。此版本的MV(另有舞蹈版)較多是成員自由狀態下的樣貌,並以此為概念;手法上主要參考MV預告中人物不受控的漂浮、堆疊,但之中又有莫名和諧的規律感,再以群舞的紅色系跟藍色系的服裝為主色發展。

無我2.jpg
無我1.jpg

NCT 127

Limitless

從2016年開始我就被他們深深吸引,從聽覺到視覺呈現,都是我從未感受過的,就連在K-POP文化中他們都被稱為「非主流」,但卻是確確實實地擊中了我。 對作為網路世代的我來說,比起藝廊、報章雜誌,這樣的新媒體對我的影響是更快速更直接的。雖然無邊無際的網路世界的資訊不如美術館裡經過縝密地梳理後再釋出的資訊有條理,但也正因如此更讓我有無限的想像與探索空間

追星是一件感性的事,甚至會被認為是不理智的行為,但我在創作時將自己從粉絲的身份中抽離,想用旁觀者的視角拆解MV裡的符號,有意識地從MV中上萬千畫面選取五個能表示整支MV的畫面,用像是電影色票分析的編排處理,讓觀者能從大張與小張的圖像中看出關聯性。比起陳述內在觀點,更多的是用理性的方法重新架構陳述。 他們的場景多半都有螢光感或速度感等等,變成我在創作中觀察到的基礎訊息,在創作時把這些訊息集成、分析。每一件作品為一首歌曲,包含5張小幅圖像為原MV截圖,再附上原影片搭配觀看,讓觀者變成視聽者,有了視感與聽感,更能直接進入其美學之中。較大張的是我透過觀看及聆聽後產生的自己的解讀,再創造出對同一首歌、同一支MV的畫面的理解。在佈置上有意將整體色調稍微明亮與較黑暗的作品交錯擺放,強調NCT的多變樣貌。

在作為創作者觀看這些流行文化產物時,我不是追星族,而是在檢視從一般人的眼睛看偶像文化會是什麼樣的感想?是否也能從中有所獲得? 我在過程中引起另一種詳觀的方式,讓所有訊息重整壓縮成平面的展陳。創作不一定只能描繪內心,也能從流行文化角度接連社會觀察。 我了解到在追星的過程中得到的不只是心靈上的滿足,他們的美感與理念更是給了我新的認知甚而是直接的影響。

 
 

© 2024 by Tina Li

bottom of page